要闻速递:竞逐新赛道 无锡打造“太湖光谷”底气何在?
“我们的先进感知研发中心围绕硅光产业已在开展研发工作,下一步将对试制产品进行小批量投产。”4月20日,在江苏无锡高新区,中科院研究员、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负责人陈大鹏信心满满地说。
科技人才有信心、有决心向更高端产业迈进,除了无锡浓厚的科创氛围,与当地近期召开的一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大会不无关联。3月底,坐标太湖畔,首届中国硅光大会在无锡召开,多位院士、1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30余家知名行业基金、50余家全球光子行业龙头、100余家硅光科创企业相聚一堂,共谋硅光产业发展未来。值得关注的是,无锡首次提出要打造“太湖光谷”。
人民网注意到,作为经济发达城市,无锡是江苏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核两翼多元”布局中的关键“一核”,去年产业规模近2100亿元。而作为该产业发展核心区的无锡高新区,围绕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正着力打造中国硅光产业发展先行区。竞逐新赛道,瞄准硅光产业,无锡志在必得。
(资料图片)
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人民网记者张玉峰摄
超前布局 蓝图逐渐呈现
何为硅光?
“硅光是通过光子操控,实现特定功能的芯片技术,是微电子与光电子的融合。”华进半导体首席科学家刘丰满博士介绍说,这是一个“新”芯赛道,在他看来,这项技术将在光通信、传感、计算处理等众多应用领域爆发。
发力硅光产业,高新区为何“一马当先”?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城区前五,在169个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18位。尤其是作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最前沿和主阵地,2022年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1350亿元,占江苏省的1/3、全国的1/9,产业体系较为完备。
位于高新区的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是一家由先进芯片、传感器、存储器、网络通信、计算、系统集成等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多家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科创公司。目前,其先进感知研发中心以MEMS和硅基光电芯片加工工艺研发代工服务为主业,组建了完整的8英寸晶圆工艺开发和运营团队。
“我们不仅要帮助芯片设计公司做好测试验证,还要主动出击,对新产品进行量产。”陈大鹏说,创新中心定位建成物联网关键技术“策源地”、物联网创新人才“集聚区”、物联网公共服务“示范点”、物联网产业发展“推进器”。对标行业“顶流”,还要建设成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MEMS和硅基光电产线,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先进感知产业基地。
刘丰满所在的华进半导体,是无锡高新区一家掌握核心技术的芯片封装企业,目前也在对硅光集成封装产业进行布局。“硅光集成封装将成为未来封测行业竞争新焦点。”刘丰满说,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硅光生态建设,引领技术协同创新,力争成为无锡硅光产业板块的重要拼图。
正是超前视野下的布局,无锡硅光产业蓝图逐渐呈现。当前,无锡市以高新区为核心,在产业链上游积累了一批晶圆、材料及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在产业链中游光子芯片制造与封测服务的核心领域,聚集了物联网创新中心、华进半导体等优秀企业;产业链下游则拥有众多光电器件模块、传感器企业,涉及有源无源光学器件、光子成像检测等,并延伸至激光雷达、量子计算等应用领域。
“无锡高新区将以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队’为己任,以争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为目标,全力支持和服务保障硅光产业发展壮大。”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表示,要汇众智、集众力,共同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攀登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峰”,携手开创“芯光”灿烂的未来。
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内的科创生产企业。人民网记者张玉峰摄
换道超车 科创动能强劲
瞄准硅光产业,无锡可谓把握住了“换道超车”的新机遇。而启动太湖湾硅光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无疑是打造“太湖光谷”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创新中心由无锡市、高新区联合多家龙头企业、顶级高校院所、行业基金合作共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这处未来地标。
由太湖湾硅光产业创新中心向西南8公里,是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所在地。打造“太湖光谷”的版图,少不了这处园区的支撑。
家在广东东莞的邓林曾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了二十年,得知朋友在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创业很顺利,去年他也下定决心到江苏发展。邓林的这位朋友张华在2018年创办了菲光科技,这是一家专注光芯片测试及可靠性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也是园区内的“后起之秀”。
“公司此前业务主要是对客户研发的芯片进行测试和制造可靠性设备,简单地说,就是挑出芯片的‘毛病’。”张华说,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包括菲光科技在内的同类型企业角色定位愈发显现,并得以快速发展。借助无锡硅光产业这个新赛道,菲光科技有望在今年实现产值翻一倍。
这一点,让同在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的刘丰满也深有同感。他认为,无锡已经牢牢抓住了“制造端”与“封测端”,如果有更多硅光行业内的企业在此批量生产,则会不断吸引优质研发平台和人才落户,产业链才会形成“强磁场”。
作为首个国家级物联网区域品牌试点园区、江苏省首个获评的亚洲最佳孵化器、工信部传感器十大园区,头顶“国字号”光环的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凭借特有的芯片(器件)设计、制造、封测全领域创新平台合力,已形成百亿产值、百家高企、百名领军的先进产业集群。2022年,园区产值18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23家,上市筹备企业17家,已培育市级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1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集聚各类人才6600余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约180个。
人才向此集聚,企业向“芯”发展,园区深耕创新土壤……当下,无锡科创动能强劲,正凝聚更多智慧赋能“太湖光谷”闪耀发光。
首届中国硅光大会现场。无锡高新区供图
政策支撑 抢占产业高地
打造“太湖光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无锡高新区推出“新光18条”,诚意满满拿出“真金白银”引育和精准支持硅光产业主体发展,引进硅光领域人才扎根高新区,共筑产业高地。其中,在打造产业重大创新平台方面,对高新区新获批的国家级高水平创新平台的企业(机构),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在壮大产业集群方面,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光子领域的设计、封测以及光源、光传感、光芯片、光通讯等领域制造企业,给予企业核心团队最高1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于产业领军人才的奖励,无锡高新区可谓大手笔。“新光18条”提到,针对光子领域的“卡脖子”人才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对于企业引进的顶尖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安家费支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围绕“太湖光谷”打造,一批优质基金、项目已签约落地。其中,太湖湾硅光产业基金规模达30亿元,一期3亿元将用于先进感知研发中心硅光类产品产线设备、生产工艺的升级,以及二期硅光量产线的规划建设。同时,总估值超百亿元的12个太湖湾硅光产业项目亮点纷呈,涵盖硅光芯片设计、EDA全流程仿真、短波光子探测器、光学检测等前沿核心技术及产品。
此外,为了加快推动优质硅光项目落地,打造辐射全国的硅光先进产业集群,无锡高新区还将斥资20亿元打造105亩“硅光产业园”。距离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不足1公里,全新的产业园区规划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将集研发办公、实验生产、商业配套、城市客厅等多重业态为一体,为硅基光电企业和人才提供多样的载体选择和便捷的生活服务。
“随着太湖湾硅光创新平台、‘新光18条’专项政策、特色产业园规划的落地落实,顶尖专家顾问的倾力加盟,以及硅光产业基金、研究院和12个产业项目的签约实施,太湖湾硅光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必将能收获最卓越的智力支撑、最专业的平台加持、最充足的要素供给、最坚实的产业基础。”从“创新高地”迈向“创新高峰”,崔荣国同样信心满满,他说,要让“太湖光谷”的响亮品牌驰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