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傅辉《夕照高原》画作赏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傅辉(1920.11—2006.1.14)广西陆川人。擅长油画、中国画。1920年生于云南昆明,先后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在林风眠、潘天寿等大师的影响下,扎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成立时,便进入学院任教,成为云艺早期的著名教师,后任教研组长;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驻会常务理事,云南新闻图片社干部,省文史馆馆员。代表作品有《学习毛主席著作》、《云南松》、《西双版纳》、《茶花情》等。2004年12月,由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文史馆和云南省美协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尘封五十年的艺术瑰宝”刘傅辉艺术回顾展。
回想15年前,一次偶然机会,笔者来到昆明刘晓工作室,正巧碰到他正在整理父亲刘傅辉先生的遗作并准备出版画集,这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到刘傅辉先生的大量人物、花鸟及山水绘画作品,令人震憾的是先生的《雄鹰》《山茶花》以及泼墨泼彩的山水画,风格质朴、自然、凝重、大气磅礴。后来在我的一再请求下,刘晓忍痛割爱让家父这幅《夕照高原》山水画给我收藏。
《夕照高原》山水画著录于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刘傅辉画集——山水篇》第20页,创作年代为20世纪80年代,为设色纸本,尺寸68*41cm,右上角落款傅辉两字,钤印刘(白文)傅辉(朱文)两枚。画作构图注重气势的表达,画家用有力的笔触、浓重的色彩,将多层次的内容融于一个环境中,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以泼墨、积墨和泼彩同时使用之手法,泼墨积染,泼彩以石青为主,色墨交融,墨块与色块的互融渗透与纵横交错交相辉映,营造出水墨变幻之境,浓、淡、干、湿,自然渗化,变化无穷,厚重而不凌乱,凸显了刘傅辉先生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远处山峰耸立,被夕阳照得通红,渐远渐浅,直插云霄,近处潺潺的流水声音仿佛就在耳边流淌,山水浑然于宇宙融为一体,一派安然静谧的傍晚景象。整幅画面同时具有了山的雄浑壮阔和水的柔美婉约,呈现出高原大山雄强峻美的力量和朴实庄严的雄伟气象。
为了读懂刘傅辉先生的山水画艺术,我特意请王献生和刘晓两位老师在原裱的绫上题跋,刘晓题写:此幅为家父精品,有缘者宝之,丁亥刘晓,钤印刘晓之印(白文);王献生题跋:此为刘老先生力作,以现代之手法写山水之灵魂,为现代山水画开一代新风,二爨之乡得之可宝也,丁亥晚学献生题之,钤印献生印记(白文)。
有一次,我带着刘傅辉先生这幅画,到著名画家孙建东老师家拜访,孙建东认为,这幅画作是云南大山大水的真实写照,突显了云南人民谦虚务实、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山水精神,并欣然题跋:山水精神,辛卯建东题,钤印得道(朱文)孙建东(白文)两枚。后来有幸邀请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曲靖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二爨书法研究所所长傅保中教授用爨体书法题写了画名“夕照高原”。这幅珍贵的绘画艺术作品同时有著名书画家刘晓、王献生、孙建东、傅保中的精彩题跋,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这也是云南几代艺术家薪火相传、惺惺相惜、君子之交的历史见证,更显弥足珍贵。
云南高原壮丽辽阔,磅礴奔腾,奇特丰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刘傅辉先生作为云南现代美术发展的见证人,为云南现代美术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的一生饱含着对云南高原的挚爱之情,不辞辛劳走遍云岭大地写生采风,汲取高原山水之灵气,创作出大量无愧于时代的经典画作。特别是这一次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的刘傅辉捐赠艺术作品文献展上的大部分画作,都是表现“七彩云南”最为有力的代表之作,将为宣传和弘扬云南旅游文化,讲好云南故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